
高質量的律師隊伍
企業沒有按規定繳納社保都會引起哪些后果?
- 錦盾法律
- 2020-07-30
依據現行法律規定,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但現實中很多用人單位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企業沒有按規定繳納社保都會引起哪些后果呢?
那么,用人單位欠繳、斷繳或不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會導致什么樣的法律后果呢?
一、滯納金和罰款
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按時足額的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由社保征收機構責令限期補繳,并自欠繳之日起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如用人單位仍不繳納,則處欠繳數額的一倍至三倍的行政罰款。
二、醫療費用報銷款
社會保險包括醫療險、失業險、工傷險、生育險、養老險等五險,如用人單位欠繳、斷繳或不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導致勞動者無法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用人單位需對勞動者無法通過醫療保險報銷的費用承擔賠償責任。
三、工傷賠償款
勞動者在勞動者合同關系存續期間發生工傷事故,則由用人單位及社保工傷科等機構依法向勞動者承擔工傷賠償義務。但如果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時,用人單位欠繳、斷繳或沒有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則所有的工傷賠償責任均由用人單位承擔。
綜上,用人單位欠繳斷繳社會保險費用,或根本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應當及時補交。
對于員工而言:
如果還沒有參保,那就失去了計算工齡的機會。比如小李20歲,參加工作,25歲繳納社保,他的參加工作時間就是25歲時。他的工齡也從25歲開始計算。
那么工齡對我們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當然就是影響你退休時的養老金。你說有沒有可能等到我25歲的時候補交20歲的社保呢?答案是沒有可能。所以初次繳納社保時間非常的重要。
對企業的影響:
首先就是人員流失,很多員工不會腳踏實地的干。他們想的就是離開。因為畢竟沒有社會保險的保障。人員流失量巨大。越是人員流失,企業都來不及給職工買養老保險,或者更沒有意愿買養老保險。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其次,企業存在巨大的用工風險。除了出現工傷無法理賠外,員工還可以提供證據仲裁或者起訴企業,在一些地區,需要賠償員工三倍的社保費用,(因為無法補交,只能賠錢)。
對社會的影響:
老無所依,老無所養。帶來社會不穩定因素。年輕人不是專心工作,而是不斷跳槽,企業不是安心生產,而是擔心人員流動,或者被制裁,或者無法創新。民政部門只能解決基本的生活保證,每月100塊錢的低保,政府能做的太有限。
所以,每個人在年輕時工作的時候,就要想到有一天你會老,孩子有可能養不起你,而有一份養老保險是踏實的保障。
錦盾推薦:員工不愿繳納社保可行嗎??
免費咨詢電話:199 3780 4111
在線免費法律咨詢
專業律師團隊100%免費快速回復*